2018新能源汽車峰會∣閃亮思想火花,業內共探未來

>會議資訊

2018新能源汽車峰會∣閃亮思想火花,業內共探未來
來源: 時間:2018-11-24

727日,第三屆中國(廣州)新能源汽車產業峰會在廣州保利國際展覽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峰會以智造質造 自造為主題,主要圍繞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相關產業的政策法規標準、產業變革趨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問題進行探討和交流。

image.png

中國汽車報、世界認證地圖以及今日頭條、中國新能源汽車網等多家媒體對本次會議進行了全程直播和報道,在線同時聽會最高峰達42025人,現場參會人員529人。其中70%來自于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另外30%來自于IT、投融和其他的相關領域,包括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代表以及專家學者。

本屆峰會在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廣州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下,由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主辦,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劃發展局副局長童應安,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楊學桐、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宏祥,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分別作了致辭。會議由中國認監委汽車專家組成員、全國汽標委員(智能網聯分標委、汽車電子分標委)、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汽車事業部總經理鄧俊泳先生主持。9位來自知名企業負責人、技術專家和政府部門代表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環境、發展趨勢、政策導向、關鍵技術、商業運營模式等內容進行深入的研討和交流。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后補貼時代,行業競爭加劇,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哪些新的變化?面臨著哪些難點與挑戰?又有哪些新的技術進展?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配套產業鏈當中,中國自主制造品牌、智能網聯技術應用、質量過硬的優質產品,這些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熱點關注問題。本屆會議中,業內專家熱議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分享了各自的獨特觀點,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閃亮的思想火花?!?/span>

image.png

楊學桐: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十年,中國何以對答

智能網聯汽車的下一個十年會怎樣?中國是參與者,也想成引領者,中國能成為引領者嗎?如何才能成為引領者,需要從業者以實際行動作出回答。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楊學桐副會長在演講中闡述到,從市場發展來看,連續快速增長映證了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的大趨勢。未來隨著國內外高科技研發在算法芯片及傳感器等核心領域的突破,智能網聯汽車將迎來加速發展期,汽車有望成為下一個智能終端。

楊學桐在演講中分析了當前中國智能網聯汽車面臨的幾個核心問題,即:汽車加快向智能化、網聯化方向發展,全球已進入智能網聯汽車實用化競爭階段;我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環境正在形成,但面臨頂層設計不足、核心技術缺失等問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除了協同創新之外,還應標準先行。

image.png

丁宏祥: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智能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

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的結合,將更好地推進新能源智能汽車的發展!本屆峰會的主辦單位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丁宏祥在演講中分享:廣州正在打造智能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生態,那么廣州、深圳、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智能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

廣州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具備了很強的產業基礎,新能源汽車產能不斷擴大,核心零部件能力不斷增強,自主研發實力不斷提升,公共檢測平臺不斷完善,提前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特別是持續的加強政策的支持,不斷的加強示范推廣的力度,持續的完善相關的配套建設,正在形成良好的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生態,也必將推動廣州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丁宏祥表示,作為廣州市的戰略合作伙伴,國機集團非常重視和廣州市就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良好合作,也非常愿意貢獻國機集團在汽車產業鏈和汽車服務鏈方面的一些綜合優勢,通過挖掘新的機會、重構新的模式,協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實現多方共贏。

未來市場將最終塑造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格局的檢驗標準和決定性的力量,相信只要中國企業能在核心技術中有所突破,在全球資源整合上有所作為,在商業模式的創新上實現贏利,加上政策的支持和市場規模的優勢,中國市場一定會在全球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走在前列,廣州也一定能走在全國的前列,成為未來出行產業的創新者和引領者。

image.png

祁宏鐘:純電專屬平臺續駛里程將>500km

關于自主產業化發展,廣汽集團汽車研究院首席技術總監祁宏鐘在演講中談到,在2020年之后,由于補貼政策退坡,政策拉動力會大幅下降,在這個轉化過程中,新能源市場出現波動是正常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純電動車具有響應快、控制精度高等特點,是智能駕駛最佳載體,進入部分自動駕駛和有條件自動駕駛階段之后,純電動汽車作為搭載平臺優勢將凸顯出來,和智能網聯技術的結合將快速推動自動駕駛時代快速到來。廣汽成立了海外研發中心(硅谷研發中心、洛杉磯前瞻設計中心;底特律研發中心籌建中),整合海外資源,在新能源電動化、智能化、情感化、輕量化四化上重點突破。

關于新能源汽車規劃方面祁宏鐘介紹,廣汽正在打造EV/FCV、PHEV/HEV兩大新能源動力系統平臺,預計到2025年全系車型實現電動化。當前廣汽集中優勢資源推進新能源車型開發,掌握純電動、插電式、混動產品開發技術,截至目前累計已有5款新能源產品陸續上市,分別為:GA5PHEV:取得產品公告及列入《推薦車型目錄》;GA5 REV:銷售數量超5,000輛;GA3SPHEV:電池電量12kWh,純電續駛里程>60km,自主開發機電耦合系統;GS4 PHEV:電池電量12kWh,純電續駛里程58km,總續駛里程>600km;GE3 EV:電池電量47kWh,純電續駛里程>310km。

在研車型也在穩步推進:廣汽將打造2個純電專屬平臺(A0/A、B/C),續駛里程>500km,將采用全新新能源系統、鋼鋁混合車身、底盤架構和智能網聯系統。同時,采用自主研發機電耦合系統的多款HEV/PHEV混合動力車型也在研發當中。

image.png

李曉紅:專注聚焦細分領先,發力智能移動空間新領域

恒天集團副總經理李曉紅在演講中談到,今后恒天集團的戰略思路為:以純電動整車系統集成能力為核心,建立領先的電驅動系統平臺和核心零部件能力;通過先進的能量管理技術和智能網聯數據管理技術,形成整車性能領先的核心競爭力,打造恒天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優勢。

為此,恒天集團正在構建四層次研發體系,第一層:面向整車企業的現場技術服務和適應性開發南京研究院+中恒動力研究院;第二層:以研究院為主體的整車開發、整車系統集成以及關鍵零部件研發和制造:北京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第三層:與國內外優秀研究機構和設計團隊協同合作:智電研究院;第四層:與全球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REDS項目的研發。

image.png

宋寧華:48V微混系統采用超級納米磷酸鐵鋰專利技術全球領先

萬向一二三戰略副總宋寧華博士在演講中談到,萬向一二三股份公司是一家世界領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供應商,2013年萬向集團收購美國A123, 至今保持全球布局,員工2000 余人,注冊專利500余件。制造基地分布中國、美國和東歐,目前杭州產能8GWh,2023年達80GWh。擁有100 余名科學家和工程專家以及占地9,000 平方米的世界級實驗室,與美國阿貢實驗室保持長期合作。

萬向一二三的48V微混系統作為全球領先技術產品,采用超級納米磷酸鐵鋰(Ultra-Phosphate)專利技術,電池功率性能卓越(功率密度達5900W/kg),循環壽命長并且安全性高,采取被動冷卻的熱管理設計,電池尺寸更小,更易于整車集成。宋寧華博士介紹。第一代 48V 混動系統提供基礎的能量回收, 以實現油耗和CO2 排放的降低;第二代48V混動系統可以支持更高的附加載荷和部分時間的純電驅動, 連接起電池的助力功能和純電驅動功能,主要用于油耗降低和減少排放,節油率12%-15%,皮帶啟動發電機(BSG) 可提供最高 15kW 功率,進行制動能量回收,具有高安全、高功率密度、循環壽命長等特點。

萬向集團2億美元投入高比能電芯加速研發計劃,國內建設5大研發實驗基地,開發10款高比能電芯,新增200余名研發人員,申請150項專利,未來幾年的目標,2020年高比能電芯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2年固體電池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image.png

徐平紅:孚能下一代混合動力電池表現將更優秀更安全

孚能科技集團研發總監徐平紅博士談到:借此機會介紹孚能下一代混合動力電池進展的工作,目前孚能下一代能量密度提高到285瓦時每公斤這樣一個水平,且這一款電池已經通過了國標要求的所有測試,并且這款電池也通過了客戶要求的針刺實驗。裝載了該電池的系統通過熱失控的擴展實驗,在人為的進行一個熱時空促發情況下,一個小時之后電池只冒煙,但是沒有起火和爆炸。這就說明消費者在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時候有足夠長的時間進行逃逸,而不會造成人員的傷亡,這就能夠滿足大家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方面的要求。

徐平紅博士介紹目前,孚能產品總量應用是乘用車市場,孚能為北汽新能源在不同的車輛平臺上的一些不同的匹配,續航里程從180公里上升到400公里這樣一個情況,其中北汽新能源最為火爆的汽車也是由孚能科技提供電池匹配的,包括EC180、EX360兩款車,其中EU400這款車型也是由孚能科技提供電池的,推出以后是國內續航里程最長的一款A級轎車。同時我非常驕傲的說,孚能為北汽新能源配套的電動汽車上,截止到日前沒有一起安全事故。

image.png

陳斌:不要讓充電設施質量和安全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阻礙

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機電事業部總經理、廣州在役充電樁產品質量驗收檢測負責人陳斌在演講中分享了大功率充電發展趨勢資訊,并圍繞當前充電設施產品質量挑戰,解讀了存在的問題和建議措施。

他說,第一是互操作性這塊,互操作性就是樁和車之間的互操作性,相同或不同版本的充電樁與電動汽車通過信息交換和過程控制,實現充電的互聯互通的能力。比如一輛車從廣州開到深圳,可能在廣州找個樁能充上電,路上突然說電不夠了,再找個樁發現充的時候,可能槍能連上去,可是發現通信不了,沒辦法充電。如果是這種情況任其發展下去,將來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的發展定會遇到一個非常大的障礙,消費者不敢使用電動汽車,因為就怕要電時候充不上。這個問題實際上也引起了我們足夠的重視,

第二對于充電設施耐候性的問題,陳斌總經理介紹,充電設施有它使用的特殊性,大量的公共樁在戶外使用,長期暴露在高溫、高濕或者灰塵比較大的環境下面,比如膠老化變形帶來防護等級的降低、裝備進水造成短路觸電、起火的危險、散熱窗的隔層棉脫落或老化,同樣的裝配,由于環境耐候因素降低了元器件的絕緣性能,易導致充不上電或充電過程中間發生危險。

建議要加快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以及信息安全等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工作,規范我們行業的產品質量。其次需要推動互操作性測試實施,解決充電設施互聯互通的障礙。再次,建議加強充電設施產品的全流程的質量監管,保證消費者使用安全。

image.png

余凌飛:未來五年,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自主創新之路在何方?

英威騰新能源乘用車事業部技術總經理余凌飛在演講中對未來五年新能源電驅動技術進行了分析和預判。首先,整車廠將會更多關注電驅產品的平臺化設計。不同品牌新勢力造車對電驅產品提出了平臺化的要求,也就是說同樣一個機械結構、同樣一個電機接口可以滿足不同車型的功率需求。

第二,整車廠對電控的重心將會放在應用軟件的開發,整車廠可能會要求供應商來進行控制器的硬件設計和底層軟件設計,而不會開放增值最高的應用軟件的設置,而應用軟件設置將會對照整車自身特點進行開發。

第三,零部件供應商需要更多的關注基礎硬件平臺以及基礎軟件平臺,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最終一個控制性應用軟件將會整車廠自己開發應用,而且零部件廠商為了生存下去,需要更多的關注基礎硬件平臺以及基礎軟件平臺。

第四,AutoSAR和功能安全將會是電控產品的標準要求,目前國內這個電機控制器在某個車場已經量產了,我希望同行業的同事們應該要對這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究,否則五年以后我們的產品如何和國外產品競爭?

image.png

馮幸平:突破國外專利壁壘,顛覆傳統產業的獨角卵

五環機器公司董事長馮幸平在演講中介紹了該公司最新研發的成果——電子調速混合動力變速器。馮幸平介紹,經過近十年的研究,繞過豐田PS的專利地位,實現了與豐田技術路線完全相當的一個PS技術,而且結構比豐田還簡單。目前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具有與世界混合動力先進水平同步的技術。該技術可替代傳統燃油動力系統,不僅能通過電子調速,而且能回收能量,實現動力總成的節油節能,實現混合動力系統的升級換代。其次,該技術的成本除了電池以外已經可以做到15000元以下,不僅能夠替代現有的混合動力系統,而且能夠替代現有傳統的自動變速器。因為大家知道,傳統的自動變速器,不管任何一個變速器,它都是基于機械變速的概念,而這個系統是完全拋棄了機械變速,實現電子調速,用電子技術來調速。電子技術調速在很多領域已經應用得非常廣了,但是汽車還沒有,所以這個不僅僅是可以替代傳統的燃油混合動力,而且可以替代傳統的自動變速器。而且這個產品體積、重量跟現在的傳統的自動變速器差不多。

image.png


唐錫禧: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帶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工業處巡視員唐錫禧在演講中介紹,2017年,廣州汽車產量達310.8萬輛,占全國汽車產量的10.7%,工業總產值5142億元,同比增長17.4%,占全市規模以上總產值近三分之一。自主品牌方面,2017年廣州實現自主品牌汽車產量超60萬輛,占全市汽車產量比例突破20%;其中,傳祺銷量連續7年實現產銷規模的持續高速增長,傳祺品牌已成為廣州創造的新名片。

20183月,在工信部和省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廣州市創建國家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區正式啟動建設,廣州成為繼上海、北京、浙江、武漢等地后,又一圍繞中國制造2025”重點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的示范區。示范區將按照廣州為中心、大灣區協同、全國多地支撐的戰略,將廣州建設成為引領全國及世界的智能網聯汽車電子產業新高地、智能網聯汽車生產基地和智慧交通示范城市。

image.png

傅小新:緣聚羊城,期待開啟互利共贏新局面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傅小新介紹了贛州經濟開發區投資環境。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規劃面積35.2平方公里。新能源汽車科技城目前落戶了國機、昶洧、中電、凱馬、瑪西爾、孚能、生一倫電機等一批整車及配套項目,總投資達536億元,預計2020年,整車產能將達到200萬輛,產值超千億元。

財稅方面,在贛州投資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產業等鼓勵類產業企業所得稅減按15%稅率征收,進口自用設備免征關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9個國家部委對口支援贛州,其中,工信部、國務院國資委、公安部對口支援贛州經開區。在協助企業爭取國家層面支持上具有獨特優勢?!秶鴦赵宏P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支持贛州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支持國內整車企業在贛州設分廠。

國家工信部對口支援贛州經開區,專門出臺了《對口支援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年(2014—2017年)工作方案》,提出支持汽車企業在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整車企業分廠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符合要求的產品列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


上一篇:工作動態|大咖云集廣州CBD——探討粵港澳新... 下一篇:兩化融合 智能互聯∣首屆中國(石家莊)新...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_国产原创在线观看_2021国产黄色综合_啦啦啦中文免费观看在线3
<button id="4xm6q"><object id="4xm6q"></object></button>
  • <rp id="4xm6q"></rp>

    <th id="4xm6q"><pre id="4xm6q"></pre></th>
    <progress id="4xm6q"><track id="4xm6q"></track></progress>

    <rp id="4xm6q"></rp>
    <th id="4xm6q"><track id="4xm6q"></track></th>
  • <dd id="4xm6q"><center id="4xm6q"></center></dd>
    <rp id="4xm6q"></rp>